華光璀璨的越地園林式博物館 玄宇園,落于鑒水上游,龍池東岸,與東方山水一期隔湖相望,形成動靜結合,傳統(tǒng)與現(xiàn)代結合,室內與室外的結合,水上與陸地結合,演奏出一曲文教,文旅,文商融合的樂章。整個古典園林總面積達53405平方米,建筑面積達10615平方米,其中修復古建2020平方米,各式建筑29幢,園林內曲徑通幽、閬苑瑤臺,將江南園林建筑精華融匯其中,踱步其中,便能體味園林之美,博物之厚,建筑之精,錦湖之靈。
人文薈萃的古典建筑 玄宇園作為園林式博物館,突破了固定場館限制,以龍川書院、金紫堂、金名殿、百業(yè)博物館、九鼎堂、文淵閣六大博物館群落為載體,展示了中古等不同時期,亞歐等不同地域的文物、精美藝術珍品。 龍川書院——和隆慶皇帝一起讀書 龍川書院是明朝第十二位皇帝,明穆宗朱載垕登基前求學讀書的地方。其整體建筑由磚木結構建成,為兩進兩層式,是徽派建的經典之作。作為異地復原古建,龍川書院保留了其在原籍的建筑形制和周遭環(huán)境,做到了“原貌復建,修舊如舊”。步入其中即可感受“皇家書院”的氣派和華美。 金紫堂——聽張龜齡唱和“漁歌子” 漫步到樛木廊的盡頭便來到金紫堂,這里是為紀念唐代大詩人張龜齡所建祠堂。是玄宇園內第二棟異地復原徽派古建。金紫堂建筑構思精巧,自然得體,風格獨特,規(guī)模靈活但又規(guī)劃嚴整,排列井然。融木雕、磚雕、石雕為一體,雕鏤精湛,其飛檐翹角、高低錯落、層疊有致的形體節(jié)奏和庭院深邃的建筑風貌,形成了它質樸清新的風格。
厚重闊達的博物館群 作為“傳播古典文化精髓,弘揚中華文化自信”的博物館文化,玄宇園向人們展示了古建筑、紅樓夢文化、青銅器、古家具、瓷器、景泰藍、鼎文化等三千多件藏品,是回望歷史,探索古今的“理想國”。 孫溫紅樓夢瓷板畫展 紅樓夢瓷板畫展,選材于清朝經典絹本工筆彩繪畫《孫溫繪全本紅樓夢圖》,精心挑選了存世的230幅中最傳神的140幅作品,在左側配上紅樓夢原文中對該畫作的描寫片段,再燒制成瓷板畫并收藏陳列于龍川書院內。 明清古家具展 金紫堂內的古家具展,以明清時期為主,其生動描繪了古人生活的各種細節(jié),也能從中窺探出不同地域各不相盡的民風鄉(xiāng)俗。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大戶人家出門時乘坐的豪華轎椅,看到小姐們待字閨中的精美梳妝臺,以及鑲嵌珍寶玉石的百寶嵌頂箱柜等。
精彩紛呈的館藏珍品 在眾多藏品中,以瓷龍船、金鑲玉為主的各式精美展品,是玄宇園內各個博物館中博采眾長,兼容并蓄的代表作。他們以素胚勾勒、金玉輝煌亦或是古樸典雅的特質深深吸引著人們的目光。 金鑲玉 金鑲玉是中國古代手工技藝集大成者,誕生于北宋年間,由于其工藝復雜、構思巧妙、造型精美豐富,同時繼承了唐代以來中原金銀器制作工藝,又兼具遼、金等胡風特色,故一直深受帝王貴族的鐘愛。位于金名殿大殿一樓的金鑲玉寶座、屏風和瑞獸組合,采用沿襲千年的傳統(tǒng)工藝是制作,是非常罕見的體量較大的珍貴藏品。 瓷龍船 瓷龍船由整體船身和多層樓閣組成,其中56根龍柱代表中華56個民族,中間穿插天橋、船錨、鐵鏈、船帆,一應俱全,做工復雜而精細、人物構造逼真,令人嘆為觀止。《群仙祝壽》人物由十八羅漢、福祿壽三星、四大天王、七仙女、玉帝將相、士兵、隨從等一百多人組成,形態(tài)各異、生動逼真,或喜或樂、或歌或舞,可謂是一個濃縮了的乾坤世界、歡樂境地。
隱秘恬淡的園林“蔽景” “踐密邇之修除,即蔽景之玄宇。”這句《閑居賦》里的名句,一語道出了中國古代文人隱秘淡然的氣度和古典園林、建筑史學的精妙。玄宇園處處體現(xiàn)著“蔽景”這一中國古典園林的奧妙,巧妙運用利用自然、順應自然、締造自然的獨特手法。在園林布置時,盡量利用原有的千變萬化的山形水勢、丘埠平地,再加上人工建造的亭榭、游廊、殿閣,以及林木、花草、假山等,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。 玄宇園,一座隱匿繁華的清新雅園,一處品味稀世珍寶的神圣秘境,一出修身養(yǎng)性的“大觀園”,一座華光璀璨的越地園林式博物館。